实践育人|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纪实(三)——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青衿笃行传思想,益童筑梦育新苗
发布者:丛宇 时间:2025年09月24日 10:07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号召,大力开展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学生返乡参与,汇聚乡村全面振兴合力,投身乡村建设,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自身本领,锤炼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近日,管理学院团队携手沈阳市利州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深入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六官营子镇东前沟村,开展了 “青衿笃行新思想,乡音传颂新时代” 理论宣讲和 “汇聚青春育幼苗,深耕基层担使命” 暑期支教活动,在基层沃土中践行青年使命,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宣讲团成员深刻领悟这一时代内涵,在宣讲前集中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内容,牢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即“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编写相关宣传图册。
经过前期调研,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六官营子镇东前沟村是利州扶贫项目示范村,当地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青少年儿童对于新思想的学习有待加深,而乡村文化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宣讲团成员紧紧抓住这一环节,利用东前沟村儿童服务站支教课堂,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宣讲,以知识+游戏+互动的模式,配合有奖问答、小红花奖励的形式,寓教于乐,激发孩子们的互动热情,引导孩子们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和人民、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
同时,宣讲团成员们还向村民们广泛宣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村民们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从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新机遇,到生态环境保护对家乡发展的重要性;从改善民生福祉的各项政策举措,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作用。宣讲内容紧密联系农村实际,贴合村民生活,让大家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本次实践活动,是一次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与成长之旅。接下来,宣讲团成员们将继续秉持初心,把在实践中收获的感悟与力量,转化为学习和奋进的动力,持续打磨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奔赴更多地区,用更接地气、更具活力的方式,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在广大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经过前期征集、试讲、面试、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管理学院共有5名学生脱颖而出,组成本期支教团队。支教活动中,他们秉持因材施教原则,结合服务站实际需要、自身特长及学生兴趣,打造了以党史教育、爱国教育、字脉寻踪、手语世界、扭棒巧制、体能拓展、生命奥秘、自然地理等特色课程为主,暑假作业辅导为辅的课程体系,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同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铸牢理想信念根基。
几日来,支教团成员被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深深打动,他们眼里有光,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以及在面对挑战时那不屈不挠的勇气与自信。如此光芒,是教育赋予孩子的最为珍贵的财富,这一刻社会进步与文明传承的无尽动力在他们之间绽放,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担当,他们摩拳擦掌,共同以青春书写时代砥砺奋进的新篇章,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青年力量。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支教团成员在祖国最需要的乡村教育一线,践行“三下乡”精神,用知识播种希望,用爱心浇灌童心,用创新的实践内容启迪智慧,让青春之花在偏远乡村教育的沃土上绚丽绽放。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管理学院学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心上好社会实践“必修课”,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系列平台持续推出中,期待你的投稿~
投稿方式:将活动总结(含500字以上活动总结、6张及以上高清照片),命名为“2025暑期+xx学院+xx团队”发送至邮箱syucutwtw@163.com。